左右耳朵兩邊總是其中一邊卡卡的😵💫
不怕不怕,讓我們繼續看下去.. 我們先來試試你的耳朵哪邊比較卡! 如何測試呢? 先使用最小的力量做閥式平壓 仔細觀察一下,哪一邊的耳朵比較晚打開 比較晚打開通常下水那一邊也會更容易卡住! 那我們要如何改善呢? 阿愷教練偷偷告訴你們 這個方法過年最適合了 過年大吃大喝的時候🤤 將食物「有意識」地換到較卡的那邊咀嚼 長時間利用咀嚼拉扯耳咽管 讓附近的肌肉及組織較為柔軟 有機會改善一邊卡卡的問題喔! 不要再說吃東西會變胖了 吃東西是為了練習平壓啦😤 *更多平壓技巧,歡迎私訊跟我們討論😆讓阿愷教練幫你順利通過平壓大魔王😈嘿嘿嘿.. ▼影片在這邊▼ https://youtu.be/KTM26LdaUeo
0 評論
謝謝大家這一年來的支持鼓勵
曼呆潛水成立滿週年 感謝每一位朋友夥伴這一年的陪伴 這一年來曼呆北中南離島四處跑透透😆 有大家的笑容與歡樂作伴 去年變得特別幸福、特別不一樣☺️ 謝謝大家 願我們今年在大海裡相遇❤️ 再一起與曼呆同行💪🏽 大家新年快樂Happy New Year🤩 自由潛水的形式非常多元
有人喜歡打魚的樂趣 有人喜歡水下的平靜 有人喜歡漂亮的拍照 有人喜歡深度的極限 而自潛比賽也是一種接觸自由潛水的方式 也幾乎人人都可以參加 除了讓你更認識自由潛水 也可以藉由比賽更認識你自己 自潛比賽的魅力並非單純與他人競爭 而是來自於跟自己的對話與突破 明年跟著曼呆參加團體賽 一起用不同的角度看自由潛水 有人想參加嗎? 在下面留言或tag朋友 我們明年比賽見😆 聽說自潛是個坑!
熱愛戶外運動的你 是不是也想嘗試看看自由潛水的魅力? 想踏入自潛的領域 卻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? 想知道下水後是什麼樣子? 很多疑惑和問題,卻不知道可以問誰 沒有關係 給自己一點點時間來體驗自由潛水 讓專業的教練為你解答所有的疑惑吧! 體驗自潛課程包含兩個部份 理論學科1.5hrs + 平靜水域2hrs 從最基礎的裝備介紹到體驗下潛 用最輕鬆愉快的上課體驗,讓你愛上自由潛水! 體驗地點 台北 / 台中 / 小琉球 私訊我們為你安排最彈性的時間 因為疫情的關係
大家都沒有好好享受到今年的盛夏 短短的夏天大家是不是都還玩不過癮呢? 不怕不怕 位在南台灣的小琉球有絕佳的地理位置,冬天的東北季風會被中央山脈擋住,因此常年水溫都非常溫暖,甚至還有冬天水溫高於氣溫的狀況,加上曼呆替每位最愛的學生準備了自潛專用防寒衣,再配上小琉球的溫暖太陽,真的是太幸福啦! 除了溫暖的小琉球,11月起曼呆潛水的AIDA自由潛水課程也開課囉!喜歡大海、喜愛潛水的你,將有更多多元的選擇,大海永遠都在!希望有一天我們海上相遇! 大家都決定要領紙本還是數位五倍券了嗎? 不管哪一種五倍券 曼呆潛水都幫你放大,再放大! 跟著曼呆一起召喚#五倍券 再使用曼呆的最新優惠 讓學習自由潛水超給力啦! Bigger Plan 1【PADI初階自由潛水課程】 享受大海報名初階自潛課程 方案二選一 -All IN五倍券 加碼8000元 送價值4000元超好踢UNU雕花長蛙鞋 -課程12000元(不限券額) 送價值1700元IST Hunter自潛面鏡+呼吸管 Bigger Plan 2【UNU自潛長蛙】 塑膠蛙鞋王UNU自潛長蛙鞋 好禮二選一 -送價值1200元IST Hunter自潛面鏡 -送價值1280元Ipanema女士涼鞋 or Rider男士拖鞋 海邊生活必備穿搭,讓你去潛水除了好穿也走在時尚尖端🤩 Bigger Plan 3【潛立方票券】 購買潛立方90分鐘票券只要1000元 -再送價值299元好看又好戴的面鏡編織帶 潛水五倍券!教練幫你放大再放大! 📍使用五倍券必讀: 1.KOZY DIVE曼呆潛水留有修改及解釋權 2.有任何疑問隨時歡迎私訊詢問 3.使用信用卡服務需自付2.5%手續費用 4.報名課程表單最後備註"我要使用五倍券" 快召喚五倍券 跟著KOZY曼呆#用一口氣愛上自由的大海 陽光、沙灘、比基尼、海邊酒吧、異國風情、英文可溝通、物價比台灣低!猜到了嗎?推薦給大家我們自己超愛的自潛初級者天堂—菲律賓🇵🇭
菲律賓是由許多海島組成的國家,擁有許多得天獨厚的美麗小島,每個島又各有特色,讓自潛人🤿趨之若鶩。 除了超美的海洋環境🌊,英語系國家的菲律賓也讓溝通難度降低👍🏽,較台灣便宜的物價CP值也超高👍🏽👍🏽,讓人說走就走的三小時飛行時間,把體力留給度假的心情👍🏽👍🏽👍🏽 而菲律賓最著名的潛點,Oslob(歐斯陸)的鯨鯊共游,是一個很靠岸邊的初級潛點,這裡因為有人固定在餵食野生鯨鯊,所以幾乎可以百分百看到鯨鯊,但需要注意這個景點只開放上午時段,中午過了就休息囉~ 而且靠近中午後太多人下過水,水已經混濁到變成味噌湯🍵,所以要去Oslob(歐斯陸)一定要趁早🌞 而若覺得人工餵食對野生動物有不好影響,也可以去另一個景點Donsol(董索)。 每年3-5月這裡會有野生鯨鯊洄游出沒,需要搭船🚤出海去尋找鯨鯊的身影,但就需要比較好的運氣才能遇到可愛的鯨鯊,不過可以看到更加野生環境的鯨鯊喔! 說了這麼多,大家疫情過後,最想去的是哪個國家自潛呢?🗺 快把你的私房名單交出來! 面鏡、蛙鞋、呼吸管!
之前介紹過蛙鞋 今天就來介紹面鏡吧🤿! 面鏡是自潛非常重要的裝備,除了讓我們能看清水下的世界,也能保護我們的鼻子👃🏽不進水,擁有一副適合自己的面鏡,才能暢行無阻探索海洋世界🏊🏼♂️。 那我們要怎麼跳選面鏡呢? 1.符合臉型👦🏽 面鏡最怕在海裡進水,那符合臉型的面鏡就非常重要。拿到面鏡時,髮帶先別帶上,將面鏡貼在臉上輕壓後閉氣,若面鏡能吸在臉上不會掉下來,那麼恭喜你,這面鏡跟你有緣👍🏽。 2.能捏到鼻子👃🏽 下潛過程需要捏鼻做平壓,能不能捏到鼻子就是很重要的事了,一定要戴上後捏鼻子做平壓試看看,要確實能將鼻子捏住做出平壓,且不會有空氣跑出來,才是適合的面鏡👍🏽。 3.透明鏡片 帥氣的電鍍面鏡大家都很愛,但其實自潛不太適合電鍍鏡片,因為當潛伴想透過眼神👀確認意識時,電鍍鏡片的反光會阻擋我們的視線,在潛伴制度上會增加不必要的風險喔! 那在市面上這麼多款式的面鏡中,我們自己最喜歡的是IST HUNTER系列,不只設計符合亞洲人臉型,多種顏色選擇讓我們下水也游在時尚尖端,現在報名課程就贈送一副IST面鏡,還不快手刀報名🙋🏽♂️! 若對面鏡還是不太有把握,記得一定要去試戴再選購,對於面鏡有任何問題也歡迎隨時私訊我們,讓我們將經驗分享給你~🧐 今天8/24終於迎來大海開放的日子啦👏🏽👏🏽👏🏽
就像我們所說:「海一直都在,海不會不見。」 精彩的夏天不會不到,只是遲到 讓我們一起 拋開生活的煩悶🏊🏼 洗去夏季的黏膩🏊🏼♀️ 重回大海的懷抱🏊🏼♂️ 穿上裝備 快來把握夏天的尾巴吧! 全台課程、團練、Fundive開放預約! 歡迎私訊預約,潛伴們浮出水面啦!🙌🏽🙌🏽🙌🏽 月有陰晴圓缺🌛,而大海也會跟著移動的月亮流動,那就是「潮汐」。
1️⃣首先我們要注意每個潛點適合的下水時機,有些潛點的景觀離海面非常近,這時就要挑選漲潮時下水,並在退潮前離開,避免空間不夠游回岸邊;也有些潛點適合退潮時下水,退潮時海平面較低,海面相對平穩些適合潛水。 2️⃣海水漲滿時不用走很遠就可下水,退潮時雖然要走一段路才能下水,不過沿途趁機觀察潮間帶的生物🐙🦀也是潛水的樂趣之一,而潮汐對於潛水活動影響最大的,就是漲潮及退潮的中間,我們可以注意到潮汐預報中會有潮差,潮差越大,代表漲退潮的海流越強🌊🌊🌊,這時海水會較為劇烈變化,除了岸邊浪可能波濤洶湧之外,外海也容易產生強大的海流。 3. 相信每個潛水人都發生過放在岸邊的鞋子找不到的窘境😱,注意潮汐則是可以讓你成為貼心的潛伴。留意每個地區漲退潮的高度,可以知道要把物品放多高,皆大歡喜。😙 然而如何知道何時漲退潮呢? 通常一天會有兩次的漲退潮,每個月的初一、十五會是大潮,有時是季節性的大潮,每天的時間及潮差也都不同,可以到中央氣象局的網站查詢👉🏽(https://reurl.cc/LbE0n4)👈🏽,或是使用一些天氣app來輔助,影響海況的不只有潮汐,但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喔! 在偉大的海洋面前,我們是顯得如此渺小,每次出遊都要做足萬全準備,懂得閱讀及觀察大海的規律,才能和平與海洋相處,每次出海都能開心又安全的回來!👏👏👏 海洋有許多美妙,總是能帶給我們無限驚奇✨,跳脫世俗的煩惱,藉由大海🌊,看到世界的另一面。
「我的章魚老師」,一部海洋生態的紀錄片,男主角中年陷入低潮,已經無法繼續工作的他,回到老家南非開普敦,一人獨自在海裡自潛散心,沒有跳出一隻會說話的章魚幫他開導,而是無意間發現一隻改變他人生的章魚。 日復一日藉由觀察章魚🐙,他看見生命的智慧、變化、強韌、脆弱、延續,體會到大自然與生命的美好,並不斷地在與章魚相處的過程中輝映到自己的人生經驗,在章魚第一次接觸他時,他感到無比開心,覺得自己被大自然無條件的接受了🙌;章魚一次又一次的運用智慧躲過掠食者時,他覺得到自己生命中的挑戰與之相比根本微不足道💪🏽;章魚為了繁殖而犧牲生命,最終成為食物鏈的一環,他意識到該如何他兒子相處等等... 一隻小小的章魚,為主角的中年危機帶來轉機,生活中並不缺乏美,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👀,自潛不只是年輕人的極限運動,而是一生受用的生活方式。 片中也教導我們接近大自然時的基本態度:「不要介入。」我們在自潛時作為觀察者就好,不要擅自介入大自然的運作,是非常重要的觀念。 最後希望大家在自由潛水的過程中,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導師。 P.S片中也有些動作要提醒大家不要學❗️❗️❗️ 像是獨潛或是咬呼吸管下潛❗️❗️❗️ 又到了每月一次的自潛居家練習小單元,前兩個月的動作相信大家都好好練習了😚,這次就告訴大家帥氣潛入海中的「躬身」!
為什麼要做躬身? 躬身是一個能幫助我們有效率下潛的動作🏊🏽,可以節省體力及耗氧,完美的躬身讓我們潛的輕鬆又漂亮😇 那躬身該怎麼做呢? 與海面平行後,深呼吸最後一口氣並移除呼吸管後,完成水面上第一次平壓 1.彎腰: 雙手垂直指向你要去的海底👉🏽,讓上半身順著手指的方向彎下去,核心需要用點力量來抵銷水阻😎。 2.抬腿: 身體呈顯90度角後,順勢將臀部抬起來✔️,下半身的腿跟蛙鞋會與水面垂直,讓身體以最小水阻沉入水中🌊。 3.滑手: 當把腿抬起來後蛙鞋還在水面,這時加一個蛙式滑手🖖🏽,給身體一點動力就會帶著蛙鞋沉入水中了👍🏽。 但許多人總是抓不到躬身的要領,那我們在家可以做什麼練習呢?🤔 除了加強核心穩定度之外,也可以做躬身操。🤗 初階版🔥: 1.身體站直雙手指向前方 2.做一個彎腰90度的動作,眼睛看地板🤸🏽 3.肩膀跟著轉動維持雙手指向前方 加強版🔥: 1.躺在床上雙手指向天花板 2.只靠核心力量向上坐起 3.肩膀跟著轉動維持雙手指向天花板👆🏽 其實跟前面的幾個動作一樣😉,自潛是很需要靠身體核心力量的運動👐🏽,躬身這個動作要做得好,需要經過不斷練習,當每個細節做到不用去思考,就可以隨時隨地的下潛啦!🥳 還在等什麼,躬身一起練起來!🥰 跟大家介紹一部自潛電影「屏息重生」,一部自由潛水史上重要的女性自潛員的故事
Natalia Vadimovna Molchanova(1962年5月8日-2015年8月2日) 是俄羅斯自由潛水冠軍與多項的世界紀錄保持人🥇,她保持著 41 項世界紀錄,更是第一位恆重下潛超過100米的女性,最深記錄到達101米!👍🏽 然而Natalia在2015年8月2日這天,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☀️,她在福門特拉島上一堂私人課程中進行日常的下潛後,便沒有再浮出水面🤭,經過幾天的大規模搜索,最後在8月5日被推定死亡。 Natalia是年輕時是游泳運動員🏊🏽♂️,20歲時因為懷孕而暫停訓練,直到40歲時才回到水中世界展開自潛訓練,在41歲這年就開始代表俄羅斯出賽大大小小的自潛比賽,並在51歲這年締造6項世界紀錄📝,非常有毅力且相當不容易啊! 「自由潛水不只是一項運動,更是我們了解自己的一種方式。」😇 "Freediving is not only a sport, it’s a way to understand who we are." -Natalia Molchanova 自潛運動無疑是靠著我們的身體與大海進行最親近的對話😚,當我們在海中全然放鬆時,也更能感受到大海帶給我們的回饋,所有的情緒,隨著海水的流動🌊,帶著我們更認識自己,與大自然合而為一。 Natalia Vadimovna Molchanova的自潛身涯就是自潛運動的代名詞,危險而美麗✨,靠著訓練,不斷的突破自己,最終,消失在自然中,「也許她將留在海裡,我想她會喜歡那樣的。」🙂她的兒子Alexey如此說道。 相信潛水夥伴們看到降級微解封的新聞,心情上放鬆了不少😄,對於現階段的疫情似乎看到了希望,各個摩拳擦掌準備衝向戶外,許多朋友在看到新聞後第一時間就私訊我們,
「微解封後是不是就可以潛水了?」 「有開放水肺,那麼自潛呢?」 「水肺可以潛,哪裡可以潛?」 等等... 修但幾累... 揪都馬爹... wait a minute... 中央CDC的解封辦法,我們幫大家整理成表格讓大家一目了然,也順便了解水肺與自潛運動模式的差異。🤲🏽 首先,自潛在法律上屬於「浮潛以外的潛水活動」。當中央CDC公佈解封辦法「可以開放潛水活動的時候」所有的人都躍躍欲試,但是!想要潛水有個前提,那就是「出水面的時候一定要戴口罩!」😷也因為這個前提,現階段是無法開放自潛的😅 所以喜愛自潛的朋友們,持續做好防疫工作,戴口罩、勤洗手、減少不必要的移動,我們一起遵守防疫政策,南臺灣的海,就跟我們的熱情一樣,是不會消失的,不久後,我們一定能回歸大海!💪🏽 每當跳進海洋🌊,宛如進入另一個世界,被眼前豐富的生命所震撼。
一臉與世無爭的海龜(turtle)、成群結隊的壯觀梭魚群🐟、體型龐大的鯨鯊、總躲在海葵中的害羞小丑魚、巨大卻神出鬼沒的鬼蝠魟、密集恐懼的沙丁魚群 看著海中生命的活力,彷彿聽到他們的心跳,喔不... 是我自己興奮的心跳聲💓。 每次下水,都是全新的感受, 還記得第一次看見海底世界的感動嗎? 想到自由潛水,如一條美人魚一樣🧜🏼🧜🏼♀,靈活地穿梭在海底世界,而蛙鞋就是成為美人魚關鍵,一雙強而有力的蛙鞋不可或缺!
但蛙鞋應該要怎麼挑選呢?🤔 1️⃣入門首選-塑膠蛙鞋 價錢是市面上最平易近人的,在還不確定是否大量投入自潛運動時,塑膠蛙鞋絕對是優先選擇,便宜耐用好入手👍🏽,雖然材質較硬,但初學時可以訓練腿力及調整動作;堅固耐刮的特性,不熟悉使用蛙鞋的初學者也不怕毀損。😉 價錢★★☆☆☆ 耐用★★★★★ 性能★★☆☆☆ 2️⃣美照神器-玻璃纖維蛙鞋 價位比塑膠蛙鞋高一些,本身質地較塑膠蛙鞋柔軟且有彈性,踢起來會比較輕鬆有效率😇,而且是透明的玻璃纖維製成,所以可以製成超多美美的彩繪板,當陽光☀️穿透蛙鞋的瞬間,畫面簡直美得像條人魚;卻也因為其材質怕刮怕撞,所以建議給有一定基礎的人選擇喔!😘 價錢★★★★☆ 耐用★★★☆☆ 性能★★★★☆ 3️⃣速度效能-碳纖維蛙鞋 重量輕巧又不失彈性,穿上碳纖維蛙鞋健步如飛,每踢一下都有如火箭般的回饋感🚀,是市面上最多選手及高手的首選材質,但超高性能也反映在價格上,每次刮傷撞到心也跟著淌血🥲,但當你技巧及能力提升,追求效率及速度,碳纖蛙鞋將成為第一選擇!☝🏽 價錢★★★★★ 耐用★★★☆☆ 性能★★★★★ 說了這麼多,若初學者想入手蛙鞋,建議先從塑膠蛙鞋入手👌🏽,但現在市面選擇也很非常多樣,同樣是塑膠蛙鞋品質卻參差不齊,UNU是目前我們自己踢過最好踢的塑膠蛙鞋👏🏽,良好的彈性及耐用性,加上低調奢華的雕刻紋路,帶出門實用又吸睛,UNU塑膠蛙鞋也是我們覺得做為入門款C/P值最高的塑膠蛙鞋😊,穿著UNU塑膠蛙鞋邊練習潛水邊研究裝備,有機會也可以去參加各大廠牌試踢會,或詢問有買蛙鞋的朋友及教練,未來升級裝備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蛙鞋喔!🥰 相信這是許多對自潛有興趣的朋友內心非常大的疑問,其實,自潛跟游泳是完全不同的運動😇,自由潛水這項運動有許多裝備輔助,
有哪些裝備呢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👉🏽 1️⃣防寒衣 防寒衣的功能不只是防止我們在水下失溫,也因為材質的緣故他浮力極大✨,想沉下去非常困難,要輕鬆下潛還要經過許多練習呢! 2️⃣蛙鞋 蛙鞋的主要功用是讓你拍照時腿的比例拉長(才不是,自潛用的長蛙鞋可以輔助你前進🐾,覺得自己游泳無法前進也沒關係,那就給你一雙長長美美的蛙鞋推進器!😊 3️⃣面鏡 讓你看見水下美景,跟游泳的蛙鏡不同,可以保護不怕鼻子嗆水。👍🏽 4️⃣呼吸管 我們知道很多人游泳時不會換氣,不過自潛時不會換氣沒關係😉,呼吸管可以讓你在水面輕鬆呼吸,我們水面移動有呼吸管就安啦!🤓 有這些工具,不會游泳也沒關係,而且我們的課程會從最基礎教起😊,帶你認識自由潛水裝備的操作,而且現在報名課程就贈送IST面鏡呼吸管一組,有了器具,就可以一起享受美麗的大海啦!😚 可是真的很怕水...卻很想嘗試自由潛水怎麼辦?🥺 或許可以試試看體驗潛水,我們教練會耐心陪伴你,一步步帶你適應水性😎,嘗試過就知道自己喜不喜歡自潛囉! 居家防疫兩個月
在大家的努力下終於迎來微解封啦👏🏽 但海邊還是不在解封的名單內😭 正值潛季卻不能下水消暑該怎麼辦呢? 那就在家「微潛水」吧! 在陽光明媚的下午到屋頂上☀️ 把水桶裝滿水並戴裝備跳進去 雖然無法真正潛水 卻能好好的消暑降溫喔!❄️ 最後提醒大家雖然微解封 但實際上還是三級警戒喔 大家再靠「微潛水」忍耐一下💦 相信可以回歸大海的那天很快就會到來! 你可以沒有另一伴,但不能沒有潛伴!😎
自由潛水不管新手老手,潛伴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❗️ 在海中遇到危險時,誰在你身邊?潛伴👍🏽 在海中看到美景時,誰可以跟你一起欣賞?潛伴👍🏽 在海中優游的同時,誰可以讓你也成為美景之一?潛伴👍🏽 然而尋找合適的潛伴卻不是容易的事,除了旅途中志同道合之外,也要擁有基本的潛水技巧及潛伴觀念😉,可以照顧好自己也能戒護他人,並且不會自顧自地獨自下潛。😊 所以你有潛伴了嗎? 還沒有的話,我們提供一個你及你的潛伴無法拒絕的優惠: 現在每人報名即贈IST面鏡呼吸管,每組價值$1700!😍 還不會自潛的你,快帶著潛伴來學吧! 已經會自潛的你,快找朋友一起來!😘 在文章下方tag你的朋友或分享出去,潛水的各位該浮出水面啦!😆 #KOZYDIVE #曼呆潛水 #夏天 #潛季 #防疫 #潛伴 #潛季到來 #防疫加油 #天佑台灣 #台灣加油 #夏天到來 #自潛人生 #自由潛水 #上山下海 #戶外活動 #戶外運動 #海洋生活 #海洋世界 #台灣海洋 #享受海洋 #疫情後見 #線上課程 在學習自潛的這條漫漫長路上,大家都有自己必須突破的瓶頸,其中讓最多人GG的就是平壓這關🥺,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幾項可以在家練習的平壓小技巧,幫助大家順利突破難關。💪🏽
在做法蘭茲時,常常會聽到「抬舌根」👅,是因為舌根跟喉嚨肌肉是連動的,更準確的是「只使用喉頭肌肉對空氣加壓」👀,雖然抬舌根一樣會產生平壓感,但隨著技巧越發成熟,對於肌肉的掌控也要更進一步!😉我們要慢慢練習將舌頭及喉嚨分開運動,利用喉嚨加壓、舌頭包覆空氣,才能在未來更輕鬆的下潛喔!😊 1.舌頭轉圈圈🔅 將嘴唇緊閉,牙齒微微張開,讓舌頭伸到貼住嘴唇👄,舌頭沿著嘴唇緩慢繞圈,把注意力放在控制舌頭肌肉,訓練舌頭肌肉靈活度,順時鐘逆時鐘各做15圈,每天可以做三組。 2.舌頭貼平上顎🔅 舌頭整片貼緊在上顎,再來將嘴巴及牙齒緩緩張開,對著鏡子看會看到舌頭的下方,可以對舌頭拉筋提升靈活度💓,和改善舌頭附近肌群的沾黏,每組可以貼20秒,每天做三組。 3.吞口水抬喉嚨🔅 可以準備一杯水備用,兩隻手指放在喉結上,女生可以用手掌包覆脖子來感受,小小啜飲一口水並吞下去,感受喉嚨往上抬之後放鬆☺️,不斷重複上台及放鬆,訓練喉嚨肌肉的感受精準度,每上抬放鬆10下為一組,每天做三組。👍🏽 以上三個動作,除了可以運用在潛水,也可以在居家辦公倦怠時打起精神👊🏽,一舉兩得,等到解封,就可以直接衝向海邊啦!🌊 若有任何疑問或看完影片忍不住想報名課程的,歡迎私訊粉專!✨ 影片連結在這邊↓↓↓ https://youtu.be/DvKPChLS2f4 若按照標準的制式回答,是一堂學科📖、兩堂平靜水域課🏊🏿♂️、三堂海洋課🌊,完成所有課程時數後,並通過系統的考核標準,教練們就會為你申請一張國際系統的自由潛水證照。
通過之後,我們去世界上任何一個合法的開放水域,會有工作人員或者救生員跳出來檢查你的自潛證照嗎?不會❌ 我們認為,參加課程最重要的事情,並不是為了那張證照。當我們踏上大海的那刻起,我們就得為自己負責💪🏽,靠著自身的能力悠游大海,所以證照並不是最重要的,更重要的是「如何在課程中學習正確的知識與技巧,讓我們能判斷自身能力後做出合適的決定。」這才是我們最重視的部分‼️ 「那我們完成課程時數,就能學會了嗎?」 自由潛水是一項需要大量時間練習的運動,就如同我們學習游泳、打籃球、讀英文一樣,我們投入的時間與心力越多,我們的收穫就會越多👍🏽,根據「一萬小時法則」⏰,練習沒有捷徑,一次次練習、一次次下潛,進而成為一位水中悠遊的Freediver。 若你喜歡大自然,喜歡嘗試新的運動,是一位outdoor enthusiast,希望你也能愛上自由潛水,愛上大海。😘 近年來水域活動運動的越來越受歡迎,潛水活動中的自由潛水跟水肺潛水也越來越火紅🔥,那麼自潛跟水肺哪一個比較適合我呢?🤔
其實,自潛與水肺是兩種不一樣的運動, 自由潛水: 1.靠著自身的能力,以一次呼吸與閉氣進行的潛水活動。 2.不會使用水下的供氣設備潛入大海之中。 比起水肺潛水,自潛用到的裝備相對的輕便簡單😇,自潛三寶-蛙鞋、面鏡、呼吸管,但是相對的就需要花更多時間練習,瞭解自己的身心靈🤙🏼,使自己的身體能力提升,自由潛水更著重在內心狀態的平衡與建設,這也是自由潛水使人著迷的地方。👍🏼 水肺潛水:🌼 1.借助設備〈15公斤左右〉水下提供氣體 2.在水下可以正常呼吸,也可以在海底待更久的時間〈40-60分鐘〉 3.想要自在的觀察水中的生物,裝備的使用熟練度就非常的重要。🤘🏻 如果你想要挑戰自己,輕裝下水想潛就潛,就像紀錄片《我的章魚老師》🐙,裏頭的主角便是利用自潛的方式,找到大自然萬物與自身狀態相互輝映,從而使人生有了更多的體驗。🌝 若是想要緩緩的欣賞海底世界,水肺潛水可以在海中停留更長的時間,更仔細的尋找海底生物,讓你可以自在地與生物共舞。💃 不管是利用哪一種潛水方式親近大海,大海永遠都歡迎你! 簡單的介紹兩種潛水的差別,是不是讓你蠢蠢欲動了呢? 最重要的是,了解自己的喜好與能力,找到自身適合的潛水方式,並搭配專業教練的指導與練習,優游自在的與海共處。 如果有任何問題,請私訊告訴我們,讓專業的教練幫你解答所有的問題! 大海的深藍,就像是一條壯闊的賽道,只要你願意開始,眼前的道路就會越來越清晰✨,指引著你一步一步向前👣。
去年五月,皙文 @more_say_more 在好友運捷 @nikolaus_ray 的的邀請下,嘗試了自由潛水。 一開始,皙文的學習狀況其實並不順利,容易暈浪😵💫,而且沒有辦法在海上放鬆,對於閉氣的恐懼則讓他在水下待不過三秒😖,因為水性較差的關係,三天課程能攀繩到底已是極限,但他卻沒因此止步💪🏽,而是更積極的向我們請教練習方式,他對潛水的熱情,讓我們印象深刻👍🏽。 經過長時間練習,皙文不僅克服了閉氣的恐懼感,在水裡更能享受水下無重力的漂浮,並成功、穩定的下潛至21M深,浮出水面的那一刻,連自己都不敢相信!😎 「很多事情不是你變強了才去做,而是你下定決心去做了才會變強。」😉 自由潛水不只是一項運動,更是突破自己的動力😉,它可以改變我們對人生的態度,跟著我們,相信自己,相信我們,每個人都可以享受自由潛水!🥰 #KOZYDIVE #曼呆潛水 #想拍美照 #水中蛟龍 #不斷練習 #努力不懈 #跳入大海 #享受大海 #舒適舒服 #自潛人生 #自由潛水 #優游大海 #戶外活動 #海海人生 #海洋生活 #海洋世界 #台灣海洋 #台灣好美 #看見台灣 #美麗台灣 #享受大海 #舒適舒服 #潛水人生 #優游大海 |
阿愷&阿肯熱愛大海的兩位男生,想把所有大海的美好分享給所有的好朋友。 類別 |